親子正向溝通,守護青少年心理健康

據衛生福利部資料統計顯示,有高達21.1%的國中生及18.7%的高中生,曾經認真的想過自殺,2020年15-24歲自殺粗死亡率8.8到2021年上升為9.6,相較於其他年齡層,自殺率上升的幅度最大,顯示青少年心理健康及自殺防治,刻不容緩。

青春期是個體生長發育的鼎盛時期,身高、體重、外型加速發展;腦與神經系統和性的發育逐步邁向成熟。但因生理急遽變化,心理發展未跟上,產生身心發展落差,而出現身心危機,如:心理生物性紊亂(食慾不振、腸躁症、心慌、精神不振)、心理和行為偏差,或特殊的心理特徵與需要。尤其親子關係被視為最重要的核心,因為它是最早建立且佔生命中的一大部分,孩子與父母間的情感聯繫是十分微妙的且私密的,如果孩子與父母的依附關係能提供足夠的安全感及支持,便能讓青少年放心探索家庭以外的環境。

青少年主要的角色為學生,主要壓力源除了課業外,還有同儕交友、及異性相處等人際關係困擾,此刻父母若能適時提供經驗、情感性支持,都能提高青少年自尊、幸福感以及促進情緒正向發展,有效減少焦慮、憂鬱或孤獨等心理健康問題。提醒父母們在教養孩子時應採取良性溝通、用心傾聽、提供情感支持,在孩子犯錯時勿過度反應,若孩子出現焦慮情緒、憂鬱、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倦怠、嗜睡、暴食、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形,父母適時的支持與關懷也是非常重要的,必要時也可利用心情溫度計(BSRS-5)協助進行情緒困擾檢測。倘若出現情緒障礙持續兩週仍無法緩減,或有自傷自殺意念,應儘快尋求心理衛生或精神專業人員協助,並持續關懷。家庭是最堅強的支柱、最好的避風港,父母親的瞭解、傾聽與陪伴,是增強心理健康的良藥。

黃偉哲市長非常關心青少年心理健康,提醒大家如發現有無法排解的親子問題或情緒困擾,可撥打衛生福利部24小時免費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或於上班時間來電衛生局預約免付費心理諮商服務(06-3352982),並歡迎加入「臺南市政府社區心理衛生中心LINE@」(ID搜尋:@1925tainan),可隨時查詢心理健康資源及相關活動。若您習慣使用網路資源,衛生福利部心快活心理健康學習平台上也有不同領域的專家對各式與心理健康相關的議題進行討論,皆為公開且免費的資源,歡迎多加利用。

發稿人:心理健康科 姜佳琪

電話:(06)6357716轉172 (東興辦公室)

點閱數1053 最後修改日期 2023/6/6 上午 11:14:47
點選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