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母親節的到來,憶起初為人母,當第一次聽到胚胎心跳聲,知道自己即將成為媽媽,當下感動及喜悅難以言喻,然而,成為母親後的各種壓力及挑戰也接踵而至,包括自我身體變化、心理上的期待與擔憂,擔心孩子健康、懷疑能否勝任母親的角色、結束產假踏入職場是否能職家平衡等,臺南市政府衛生局特別呼籲社會各界關注婦女心理健康,尤其是長期肩負家庭與工作雙重壓力的女性朋友。
母親在家庭中扮演多重角色,包括照顧者、教育者、支持者,她們的身心健康,影響著整個家庭的幸福與穩定。而有些女性在經期前會有短暫的鬱悶、煩躁感,輕微的不需治療。但兩個特別需要重視的時期一個是「產後憂鬱症」,一個是「更年期憂鬱症」。產後憂鬱症多發在產後四週內,初產婦約有10-15%會發生,如果這樣的情緒困擾超過14天或是影響到日常生活品質,就有可能是周產期憂鬱症;更年期憂鬱症常與停經後荷爾蒙改變,及此一時期的退休、空巢有關。
當女性出現情緒出現問題時,針對產後憂鬱症可使用「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自評,當分數大於13分以上有可能有憂鬱情緒,應就醫診治。針對更年期憂鬱症,可使用「簡式健康量表(心情溫度計)」,掌握自己的情緒及壓力狀態。更重要的是但家人間彼此的互相扶持與協助,透過傾聽了解女性的不適與焦慮、分擔家內大小事,如情緒無法緩解甚至加重時,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
而全市設有44處免費心理諮商駐點,提供專業心理師諮詢服務,並設有晚間時段,方便民眾利用。上班時間預約專線06-3352982,也可至衛生局網站線上預約服務,若有立即傾訴需求,可直撥衛生福利部24小時免費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此外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更推出關心市民朋友心理健康的「臺南市政府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官方Line帳號(搜尋ID:@1925tainan)提供心理健康檢測,共同守護市民朋友的心理健康。
市長黃偉哲表示:「母親在家庭與社會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她的心理健康對整體社會發展至關重要。她們的辛勞值得肯定,心理健康也更需要被看見與照顧。母親節除了感謝與慶祝,更應成為我們關心媽媽心理健康的起點。市府將持續推動多元心理健康服務,關懷女性朋友的身心健康,打造幸福宜居的城市。」
聯絡人 :心理健康科 梁昆平
聯絡電話:06-2679751轉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