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齡友善環境

研究指出,台灣社會發展「高齡人口」急遽成長,社會結構的轉變面臨著嚴峻挑戰,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人口結構每5人便有1人是超過65歲以上的老人;到2034年,全台一半以上人口都將步入超過50歲中高齡階段,截至今(111)年5月,台南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計有32萬6,657人(男性15萬133人、女性17萬6,524人),已佔全市總人口17.64%,在人口快速老化之下,政府單位建置高齡友善環境已是目前政策主流之一。

台南市政府衛生局結合各區衛生所積極營造支持性高齡友善生活環境,提供長者健康整合性評估包含認知與行動功能、營養評估、視力、聽力檢查、憂鬱、用藥與生活目標等項目,讓長者了解自身健康狀態,並透過衛生所社區健康資源整合連結轉介與鼓勵長者及早參與健康促進活動或進行相關衛教指導,進而改善即將面臨或已存在的健康問題。若長者已出現衰弱症狀,根據衰弱症狀與程度,介入強化肌力或營養等服務,或轉介長照中心評估,提供合適的長照服務,維持長者生活基本機能,除此之外,山上區衛生所為了讓長者吃得更健康,特別邀請臺南市衛生局營養師進行社區長者團體衛教,推廣「三好一巧」高齡健康飲食原則及「我的餐盤」圖像口訣等,更結合里別活動據點進行長者營養不良風險評估及轉介,以整體提升長者健康識能。

而WHO所強調「高齡友善城市計畫」。山上區衛生所以社區健康營造高齡友善環境為議題做為社區的切入點,透過社區的組織,聽見長者們的聲音,看見社區待改善的健康問題,透過團體運作方式,結合居民之參與,一同來改造家園,建立友善環境,例:大家重視的失智議題,衛生所走進社區店家、活動據點廣為宣導失智組織,幫助迷失的長者,又或者與里長里民訪視關懷獨居長輩,了解生活狀況外不忘評估居家安全,給予改善。在交通安全上,為了讓長者可以在社區走得更安心,更是跨局處結合交通單位與警政評估路口增設號誌燈、公車站移位…等,當然我們也不忘了要讓長者更健康,邀請了運動指導老師,帶領社區長者一起運動,無形當中也增加了社會融入與人際關係的發展。

事實上,發展老人正向社會關係、社會參與是為高齡友善環境的基礎,大環境已準備好迎向高齡化人口的挑戰,政策決策者積極地強化高齡環境,強調身體、心理、社會、靈性四個層面都能健康老化,讓長者可以更有能力開創自己的老年生活,以實現在地老化、成功老化之目標。

發稿人:呂怡貞

連絡電話:06-5781013#203

高齡友善環境1
高齡友善環境2
點閱數26352 上架日期 2022/8/31

延伸閱讀

:::
點選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