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颱風雖已遠離台灣,但強風與豪雨造成多處地區積水與環境污染,災後健康風險不容忽視。為了解各地清消進度與民眾健康情形,由各區區公所代表市長,聯合衛生局李翠鳳局長及衛生所代表於今日前往學甲、鹽水、七股、北門、新營、柳營、後壁、東山、白河、麻豆、佳里、將軍、六甲及下營等區,進行災後社區巡視與關懷。
巡視過程中發現部分民眾徒手清理家園,對此,衛生局李翠鳳局長也提供衛教與提醒,颱風過後應加強個人防護與環境衛生,防範災後常見傳染病,並呼籲市民多關心身邊親友及弱勢族群,共同守護彼此的健康與安全。
衛生局提醒,颱風及豪雨過後應注意以下防疫重點:
一、清理家園時,請民眾務必做好自我防護,預防感染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及破傷風等疾病。
切勿赤腳或穿拖鞋在積水、泥濘中作業,高風險族群如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應提高警覺。建議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與口罩,不僅能避免遭利器刺傷,也能降低吸入病菌塵土的風險,保護個人與家庭健康。
二、注意飲食衛生及環境消毒,預防腸道傳染病發生。
若蓄水池遭污水侵入,應徹底清洗消毒後再蓄水,並將水煮沸後飲用;泡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請勿食用。環境可用市售漂白水100cc加入10公升清水稀釋擦拭;廚具餐具可煮沸消毒,或以漂白水稀釋浸泡後再沖洗乾淨。限水或停水地區建議飲用煮沸開水或瓶裝水;恢復供水後如出現混濁、異味,應立即通報自來水單位。洗手仍應遵循「濕、搓、沖、捧、擦」五步驟;如無清水,可使用含酒精60%至95%的乾洗手液清潔雙手。
衛生局再次提醒,颱風過後是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與破傷風的好發時期,民眾若出現發燒、肌肉痠痛、傷口紅腫等疑似症狀,應盡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接觸污水或汙泥的暴露史,以利早期診斷與治療。
發稿人:疾病管制科 蔣青蓉技士
聯絡人:疾病管制科 黃琬淇科長
連絡電話:06-2679751轉369、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