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颱風風災影響心理健康,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市民注意心靈重建

中度颱風丹娜絲襲臺重創雲嘉南地區,強勁風勢挾帶大量的雨勢造成本市部分地區市景、建築物等損壞情況嚴重,颱風雖已經遠離,但災後導致電力受損、通訊中斷、無水可用,熟悉的家園及環境變得滿目瘡痍,受災市民要面對颱風災後家園重建,突如其來的颱風導致原本的生活遭受巨大的影響,不僅造成民眾財物損失、生活機能下降,更可能對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衛生局針對災害可能產生心理健康影響,說明如下,並提供紓壓小撇步,陪伴市民朋友們共同建立身心安全,維持心情好健康。

一、理解身心反應:災情下的情緒與生理衝擊經歷重大災難後,您的身心可能會出現以下常見且正常的反應:

情緒面:可能感到焦慮、憂鬱、易怒、悲傷、恐慌、無力,甚至對未來感到絕望。生理面:可能出現失眠、惡夢連連、食慾不振或暴飲暴食、全身疲憊、頭痛、胸悶等不適。認知與行為面:可能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變差,反覆想起災難畫面,或想避開人群、對事物失去興趣。這些都是您的身心在面臨巨大壓力時的自然調適,請不要苛責自己。理解這些反應的正常性,是我們邁向復原的第一步。

二、「安、靜、能、繫、望」:紓解心理壓力五大招

面對生理與心理種種不適的衝擊,臺南市政府衛生局鼓勵市民朋友正視心理健康重要性,提供紓解心理壓力五大招「安、靜、能、繫、望」,協助市民重建心靈內在平靜與復原。

1.安(Safety):確保安全與基本需求,掌握官方資訊。

2.靜(Calmness):透過深呼吸等方法來放鬆,並暫時遠離令人不安的資訊。

3.能(Efficacy):從小事做起,如:清理一小部分雜物,重拾對生活的掌控。

4.繫(Connectedness):與親友保持聯繫,參與社區互助,互相傾訴與支持。

5.望(Hope):設定小目標,逐步邁進,從困境中看見自身韌性,相信災難會過去。

三、警覺與求助:守護您的身心健康若上述身心反應,如嚴重憂鬱、焦慮、失眠、恐慌發作或反覆災難閃現,且持續數週以上,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這可能表示您的身心正在經歷更深層的創傷,需進一步身心檢查,尋求專業協助,是給自己最大的力量。

黃偉哲市長重視市民朋友的身心健康,衛生局提供44處免付費心理諮商駐點服務,且為了方便服務上班族的市民朋友,亦提供晚間諮商時段,藉由心理師的陪伴,讓心靈獲得撫慰及受苦問題能夠改善,請上班時間撥打衛生局心理諮商預約電話(06-3352982)。另,衛生局已陸續成立鹽水區(06-6521103)、北區(06-2510723)、善化區(06-5810105)以及關廟區(06-5955525)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可於上班時間撥打諮詢電話,提供市民各項心理健康及精神疾病防治等服務,讓有心理困擾及精神疾病的個案及家庭都能獲得及時的、完整的服務,臺南市政府衛生局關心您的心理健康,陪伴您與家人一起邁向復原之路。

發稿人:臺南市北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黃俐禎臨床心理師

連絡電話:(06)2510723分機 206

點閱數1283 上架日期 2025/7/23 更新日期 2025/7/23

延伸閱讀

:::
點選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