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媒體報導本市飯店於三月初疑似有食物中毒案件,經查本局並未接獲醫療院所通報此案,本局於3月11日接獲民眾陳情反應後,隨即派員前往查核並追蹤就醫的兩名病患及採集人體檢體化驗,檢驗結果為諾羅病毒。因已超過二日,故無食餘可供送驗。另依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就現場作業場所進行查核,查核結果符合規定,因現場已無食餘檢體,無法針對本案是否為食物中毒進行判定。
諾羅病毒的致病的原因,依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的評估,污染的食物及水是主要因素,但也可以是人對人的接觸性傳染;過往好發高峰為11月至隔年3月,惟去年至今諾羅病毒特別嚴重,造成民眾嘔吐、腹瀉等症狀,甚至造成群聚感染。有鑒於諾羅病毒傳染力強,如手部(手套)、環境與器具受污染所致提高致病風險,調製食品應注意:(一) 應使用新鮮食材,將所有食材清洗乾淨。(二) 勤洗手、減少觸碰口鼻,養成良好個人和食品衛生習慣。(三) 酒精或乾洗手液無法殺滅諾羅病毒,應確實使用肥皂或洗手乳將雙手洗淨,特別是在如廁後、進食前或準備餐食之前。(四) 食品容器具應澈底清潔、處理生食與熟食所使用之器具應做區隔,民眾取用食材時器具(如:夾子、盛裝盤等),切勿混合使用,避免交叉污染。(五) 廚房、廁所及餐飲環境,定時使用適當稀釋之漂白水消毒。(六) 倘人員出現腸胃道不適,應待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才可從事與食品接觸之工作。(七) 烹調過程,應將食品澈底加熱。(八) 避免提供生食貝類水產品(如生蠔),開殼後,應再多煮一會兒,待完全煮熟後再食用。
衛生局局長李翠鳳提醒民眾應遵循以下「五要二不原則」來預防食物中毒:1.要洗手:調理食品前,手部要清潔,傷口要包紮。2.要新鮮:食材要新鮮,用水要衛生。3.要生熟食分開:處理生熟食應使用不同的器具,避免交叉污染。4.要澈底加熱:食品中心溫度應超過70℃。5.要低溫保存:食品應保存低於7℃,不宜放置於室溫下過久。6.不飲用山泉水。7.不食用不明的動植物,以避免食品中毒發生若有任何食品衛生問題,歡迎洽詢食品專線0800-285-000。
發稿人:食品藥物管理科 朱俊穎 股長
連絡電話:06-2679751(林森辦公室)轉211林曉玫技正或轉210吳坤憲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