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丹娜絲颱風遠離,臺南市災後環境清理工作全面啟動。為防範災後傳染病發生,衛生局所積極動員並主動提供防疫相關物資,自7月11日起至7月15日上午已發放漂白水5,941瓶、殺蟲劑3,196瓶、口罩4,050片、防蚊液1,608瓶,協助民眾清理環境、降低感染風險。
衛生局李翠鳳局長強調,衛生局所不僅提供消毒物資,也持續透過社區衛教、防疫宣導與疾病監測,全力守住災後健康防線。
一、提供防疫物資,協助社區清消除病源
災後環境潮濕悶熱,細菌與病媒蚊易滋生。為協助民眾及早進行環境清消,各區衛生所發放漂白水、殺蟲劑、防蚊液與口罩,並提供正確使用方式指導,讓清消工作更安全有效。
二、加強衛教宣導,清理時做好個人防護
衛生局提醒民眾,清理積水與污泥區域時,應穿著雨鞋、防水手套與口罩,避免赤腳或穿拖鞋,以預防感染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與破傷風等疾病。高風險族群如慢性病或免疫低下者更應特別注意個人防護。同時,也提醒家戶使用正確濃度的漂白水清消居家環境,風災後如發現蓄水池遭污染,應立即清洗並消毒,蓄新水後務必煮沸再行飲用。經過浸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切勿食用,以免引發食物中毒或腸胃感染。建議家中環境以市售含氯漂白水100cc加入10公升清水進行擦拭清消;廚具與餐具則可煮沸消毒,或以10公升清水加入40cc漂白水浸泡,並徹底沖洗乾淨。若遭遇限水或停水,應以煮沸之開水或市售瓶裝水為飲用水,限水期間仍可取用自來水時,請依「濕、搓、沖、捧、擦」五步驟正確洗手。供水初期如出現水質混濁、顏色異常或異味,請立即通報當地自來水公司處理。
三、密切監測災後疫情,呼籲民眾留意症狀早就醫
結合本市醫師公會及診所協會透過LINE訊息與圖卡加強宣導,提醒臨床醫師提高警覺,遇有疑似傳染病個案應儘速通報並適當轉介。截至目前,本市尚無通報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破傷風或上呼吸道群聚感染。衛生局持續與各基層診所、醫院保持聯繫,加強疫情通報與病例監控。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李翠鳳局長呼籲民眾持續留意自身健康,如有發燒、紅腫、肌肉痛、傷口化膿等疑似症狀,特別是高風險族群,務必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曾暴露於污水或汙泥等風險環境,以利早期診斷與治療,守護生命安全。
發稿人:疾病管制科 蔣青蓉技士
聯絡人:疾病管制科 黃琬淇科長
連絡電話:06-2679751轉369、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