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智友善志工陪伴助長者走出憂傷重返社區

今年70歲的邱阿姨,曾是社區活動中最活躍的身影,熱心參與志工與聚會。但3年前女兒因病過世,巨大的喪女之痛讓她陷入長期哀傷,逐漸出現記憶退化、反應遲緩等症狀。原本開朗健談的她,變得憂鬱寡言、不願出門,甚至確診為失智症。

在家人的支持下,邱阿姨接受醫師規律診療與藥物治療;同時,社區的失智友善志工也持續陪伴她,透過聊天、散步與邀請參加里民活動,幫助她慢慢恢復生活步調。隨著陪伴與支持的累積,邱阿姨逐漸走出陰霾,重新鼓起勇氣踏出家門。

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她的症狀獲得控制,心情也逐漸開朗。如今,她不僅會在田裡種植農作,偶爾也會回到熟悉的社區據點,與舊識一同參與活動,重新找回人際連結與生活自信。醫師提醒,憂鬱是造成失智症的重要危險因子之一,長者若長期低落或意志消沉持續兩週以上,就應及早就醫,避免憂鬱影響生活功能,甚至增加失智風險。邱阿姨的故事正展現出「醫療治療+家人支持+ 失智友善陪伴」的力量,讓她再次走出人生的光亮。

安定區衛生所呼籲,面對失智症的挑戰,除了醫療介入,社會支持與社區友善更是關鍵。每個人都能從日常開始,給予多一分關心與陪伴,共同營造「不讓記憶孤單的社區」。

發稿人:安定區衛生所陳珀玲

連絡電話:(06)5922022

失智友善志工陪伴,長者展露笑顏
失智友善志工陪伴,長者展露笑顏
失智友善志工關心長者
失智友善志工關心長者
點閱數875 上架日期 2025/10/2 更新日期 2025/10/2

延伸閱讀

:::
點選收合